第四届全国戏曲(南方片)会演举行,梨园戏《朱买臣》将亮相 系全省唯一入选剧目
5月15日至6月26日,由中宣部文艺局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戏曲(南方片)会演在武汉举行。作为我国南方片戏曲艺术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,全国南方片区的26家地方戏曲院团将在武汉献上19场演出。其中,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荐的梨园戏《朱买臣》作为福
5月15日至6月26日,由中宣部文艺局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戏曲(南方片)会演在武汉举行。作为我国南方片戏曲艺术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,全国南方片区的26家地方戏曲院团将在武汉献上19场演出。其中,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荐的梨园戏《朱买臣》作为福
作为我国南方片戏曲艺术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,本届会演由中宣部文艺局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,湖北省委宣传部、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武汉市政府及省演艺集团共同承办。会演为期43天,精华剧目荟萃,名家名团云集。经严格遴选,来自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
这部由浙江京昆艺术中心(昆剧团)精心打磨的新编大戏,在首演礼的满堂华彩中,悄然完成了一次传统戏曲的“时空折叠”,考古学家于2013年掘出的那方“千年万岁,椒花颂声”墓志铭,在当代舞台幻化成双女主交织的命运长卷,让太平与婉儿这对留名于史册中的传奇女子穿越了时空,
接连的意外,让白燕升先后告别了父母,而新婚一年不到,妻子就摔进了手术室,面临着永久瘫痪的后果。
活动尚未开始,戏迷们便早早聚集,将古色古香的戏楼围得水泄不通,足见大家对这次赛事的期待。比赛开始,来自河南省灵宝市的62岁票友率先登台,一曲经典的《打金枝》选段惊艳四座。随后,同乡带来的眉户《飞云庵》同样精彩,二人展开激烈竞争。短短3分钟的表演,尽显戏曲艺术魅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,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辛苦各位看官支持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在平利县文共体总中心的精心指导下、由平利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主办、以及各单位的协同努力下,平利县弦子腔戏曲专场活动圆满落下帷幕。此次活动以平利国家级非遗项目弦子腔为核心,通过三部经典剧目《打金枝》《拾玉镯》《小战山》以及陕南民歌联唱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极具文化底蕴
5月15日,由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,商洛市文化馆、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,由商洛市文化馆群众艺术团演出的“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”商洛市庆祝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群众戏曲演唱会在市文化馆门前文化广场完美收官。
5月13日至17日,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在临沧市举办。来自全省16个州(市)代表队的近千名残疾人参演,曲靖市选送的4个节目获得戏曲类一等奖、声乐类三等奖、舞蹈类优秀奖、器乐类优秀奖和团体组织奖。
在娱乐圈这个造星的大熔炉里,有人靠颜值走红,有人凭演技出圈。可在戏曲界,有这样一位传奇女性,她本拥有进军演艺圈成为影视大咖的资本,却毅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黄梅戏,她就是被称为“嫁给黄梅戏的女人”——韩再芬。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5月18日讯(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陈欢)当九曲回肠的古老唱腔碰撞交响乐的壮阔波澜,会碰撞出怎样的激情火花?5月17日晚,由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联合湘江爱乐乐团打造的“祁剧遇交响·古韵谱新章”交响音乐会在湖南音乐厅举行,首次将国家级非物
5月17日,汪小菲马筱梅的婚礼终于如期举行!网友们都期待看到新郎和新娘的样子!本来汪小菲和马筱梅的颜值就都很高,再穿上新郎和新娘礼服,那就更好了好看了!这次汪小菲和马筱梅举办的是中式婚礼,礼服也是中式风格!马筱梅穿的是红色旗袍,汪小菲的西装则也是中式风格!地点
二是原汁原味的“传帮带”。青春版《五女拜寿》采用多阶传承,形成由小百花原生代演员领衔、四代传承人共育的立体传承机制。这种跨代际的集体创作,既保持了“原汁原味”的传承传递,又融入了新生代对程式化表演的理解,在守正与创新间实现了艺术传承的精准转录。
较之诗文,中国戏曲自成熟伊始便以更具实践性的教化功能备受关注。元代周德清《中原音韵》将“观其所述,曰忠,曰孝,有补于世”,作为元曲的艺术长益之处特意点出,高明视“风化”为南戏创作的根本,以之组构《琵琶记》剧情、塑造人物形象。至清代乾嘉时期,在儒家伦理主导的文化
5月16日,2025年第十六届海南(定安)端午美食文化季“琼剧正青春·茶煨烟火气”的琼剧主题展演走进独具特色的茶根老爸茶馆。当琼剧的雅韵遇上老爸茶的烟火气,梨园风华滋养着戏迷心灵。
黄梅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黄梅县宝贵的文化瑰宝,其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接力培育。近年来,湖北省黄梅县坚持“人才兴戏”战略,以“活态传承、守正创新”为主线,通过“实践锻炼、平台赋能、机制改革、传承发展”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,打造了一支兼具艺术底蕴与创新
全国南戏展演今年办到第三届,连续看了三年戏的我,终于对宋元南戏建立起了一点认知框架,同时也在这些古老的剧目中不断发现新鲜的亮点,并深深体会到其中的情感温度。
听外婆讲,我小的时候,收音机只要调到有戏曲频道,我就表现得很专注、很安静,听戏、看戏成了治愈我幼儿时期哭闹的“良药”。学生时代还有幸参加文艺宣传队样板戏的演奏。
李玉刚的出身贫寒,从小就喜欢艺术的他,却因无力承担艺术院校的高昂费用,无奈辍学。
清代中叶,戏剧表演已颇为活跃,道光、咸丰、同治年间,已有不少戏剧班社活跃在农村舞台。如野狐岭村舞台有道光十八年的题字,黄门村舞台有咸丰九年的题字。到了清末与民国初年,庙会盛行起来,除较大寺观庙院有舞台外,较大的村庄均有一至两个舞台。县城有戏台二十二座,每年四、